【洪敏文 醫生小學堂】泌尿道感染症
《泌尿道感染症》 - 洪敏文醫生小學堂
文章來源 : 林正宗婦產科FB粉專
造成泌尿道感染的【原因】
● 『生理解剖位置』
女性因尿道較短,尿道口距離膀胱只有3-4公分,且尿道開口接近陰道及肛門,所以比男性更容易感染。
● 『水份攝取太少』
減少解尿頻率與尿量,致細菌停留在泌尿系統的時間增加。
● 『憋尿』
● 『衛生習慣錯誤』
如廁後不正確的擦拭方式(由後肛門往前尿道口擦拭)或未擦拭乾淨,而把大腸桿菌帶入泌尿系統。
● 『膀胱功能障礙』
因糖尿病或神經病變造成尿液滯留而易形成感染。
● 『泌尿道結構異常或阻塞』
導致尿液從膀胱逆流至腎臟,造成逆行性感染。
● 『結石』
因泌尿道結石破壞黏膜完整性,而增加感染的機會,另有些感染性結石本身也是感染源,增加感染率。
● 『大便失禁』
會陰部可能長時間接觸到糞便,導致感染機會增加。

【臨床症狀】
● 『膀胱尿道感染』
頻尿、尿急、排尿灼痛、下腹疼痛或尿道口排出分泌物
● 『腎臟感染』
腰痛、發燒及寒顫症狀。
● 『嚴重的泌尿道感染』
細菌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造成敗血症
【治療】
無臨床症狀的菌尿症患者可先採觀察方式; 補充大量水份,促進泌尿系統循環,
而使尿液排出增加,將細菌沖離泌尿道。
已有明顯發燒、畏寒、頻尿、小便灼熱、或腰側疼痛等症狀,就必須盡快就醫接受抗生素治療。

【預防方法】
《如何避免反覆泌尿道感染?》
● 補充足夠的飲水量來增加尿液排出量,藉此將細菌沖離泌尿道,降低感染機會
● 不要憋尿,因長期憋尿會使尿道壓力上升,進而使尿液逆流,增加感染風險。
● 行房前後多喝水並排尿。
● 女性性行為後,應立即洗淨會陰部,將可能附著於會陰部的病原菌沖離。
● 女性於生理期間應特別注意衛生棉的更換頻率,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及乾燥。
● 排便後衛生紙擦拭方式,應由尿道往肛門方向擦拭,避免感染。

● 洗澡時最好採淋浴,避免坐浴。
● 在飲食方面,食用富含維他命C或D-甘露糖的水果,如:蔓越莓、藍莓汁、葡萄柚汁或柑橘類,使尿液酸化,
抑制細菌生長。D-甘露糖能防止細菌黏附到尿道及膀胱上皮,減少泌尿道感染的發生。
● 服用陰道益生菌: 反覆膀胱尿道發炎的女性,陰道裡找到大腸桿菌的機率也比其他女性高,
改善陰道的菌叢生態,也有助於減少泌尿道感染。
● 平時應避免穿過緊、不透氣材質的内褲或束褲,應選擇透氣舒適為主,尤其以棉質最佳,
因緊身褲會造成尿道刺激並使陰部透氣不良,易造成細菌滋生。
● 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,避免熬夜、抽菸,應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,
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,減少泌尿道感染的復發。
